从「村口大喇叭」到网络「新宠」,县级电视台翻身了?

2024-11-23 19:21:30 38阅读

在爆火的各种“返乡剧”中,我们常见主人公凭借优秀才华振兴家乡,希望现实中也是如此。让县级电视台真正恢复到“乡闻近里,见闻通达”,也许不止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

作者 | 布赫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县级电视台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个话题今年被摆上了桌。

“拯救电视节目”和“拯救电视台”其实属于一个问题。

从1975年,甘肃省庄浪县购回全县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转播中央台节目的那一天开始,县级电视台的历史才算正式开始。

在此之前覆盖全国县市的广播站才是国家覆盖的传媒基础。

1955年,国家开始在县级设立广播站,逐渐建立覆盖全国农村(重点)的有限广播覆盖网,其时代背景是彼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多数。直到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县级电视台开始取代广播站。

1983年,我国施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全面推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许多县级单位纷纷建立自己的电视台,播出自办节目。

2000年之后,随着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县级电视台在时代中逐渐转型,“融媒体中心”取代了传统的“电视台”称呼,县级单位此举旨在提升自身主流媒体的地位,适应新媒体环境。

2010年代之前,“县级电视台”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基层思想文化宣传,各个县级电视台主要以播报县域时事新闻为主,兼以地方群众娱乐生活为辅,如大家喜闻乐见的“点歌放送”以及“影视剧联播”。前者尚可,后者于知识产权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年代,屡屡让人大开眼界。

我就亲眼看过许多“三无”影视剧在某些县级电视台播放——

客观地说,作为理论上的文化主管部门,县级电视台此举也在丰富当时尚显贫瘠的地方群众文化生活。

此后随着文化知识产权的普及和文化部门的监管,这种现象如今已经绝迹。而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2010年代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视讯网络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每个被网络覆盖到的地方。

只要能上网,能交流,谁都可以在新兴媒体上与别人互动,看影视剧也不再依赖传统媒体。

此时摆在县级电视台,乃至“电视台”这个传统行业面前的问题逐渐变得深邃而严峻。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融媒体中心”,如何抓住观众,提升节目质量,不仅关系到地方文化发展,也关系到相关从业人员未来的命运。

01

我国目前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除去977个市辖区外,所有县级市、县、自治县和旗、自治旗等县级单位都拥有相应的县级电视台。

而目前这2000多家县级电视台,都几乎处于收视率偏低、难以为继的状态。有些地方的县级电视台收视率几乎为零,由于电视台工作人员收入基本靠财政补贴,而当地财政近些年持续拮据,因此工资按时发放已近困难。

这个现象不仅是县级单位,许多省级电视台也存在类似问题。这导致部分电视台员工无心工作,或辞职或躺平。

至此,问题就涉及到“用户体验”的根本性需求,即根据全国全年电视开机率仅为30%的统计数据,说明“看电视”已经不是民众生活的必需。这30%中绝大部分占比,还要给到数字电视各类客户端中的影视节目,真正看电视频道的观众少之又少。

具体到县级电视台观众分流,这个数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县级电视台都是这种情况。比如浙江湖州安吉县的县融媒体中心,该单位在2023年营收达到惊人的6.67亿元。

不过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摊开看,不难发现原因:

根据2022年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该县当年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7亿元,财政总收入高达109.69亿元。

地兴、人富、眼界开阔。

在全国范围内,很明显大多数县(包括市)的财政收入都无法与安吉县相提并论,该县融媒体中心去年的营收自然也无法复刻。

在缺乏区位优势的同时,“内容”也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因素。

随着时代发展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否称为“融媒体中心”,转型依然要以内容为主。县级电视台,乃至上一级电视台都普遍存在“观众对节目无感”的问题。

限于有限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劣势,还有千篇一律的节目内容,很多地方的县级电视台都陷入了“恶性循环”——

经费不足,只能靠广告支撑。

这让县级电视台在广告商面前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广告充斥在每天的节目中,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让群众对县级电视台更添恶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卖药广告循环播放”的奇特现象,让一些县级电视台几乎成为广告倾销地。

至于当地群众想要看的新闻则更多具有抽象意识,考虑到大部分县区地域狭小,当地人对当地事口口相传,几乎不存在秘密,那么县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假、大、空”的节目内容只能让人更加无感。

因此凸显出的问题很清晰:

全国目前209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截止到2023年统计数据),以一家县级电视台在编人员的平均中位数(资源源于网络)计算,该行业大致的从业人员就有2099*58=121742人。大量的人员开支也是地方财政难言的隐痛。

更让大家难过的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们,早已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低头族”——

网上什么都有,为什么要看你?

02

目前我国智能移动端大约有12.8亿台,简单地说就是有12.8亿部智能手机用户,这意味着我国国内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为新媒体用户。

在日前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庞大的内地互联网用户随时可以跨越空间和地域,接收各类资讯的冲击。也能在第一时间把眼前事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每个角落。

全民互动、信息共享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人们也乐于在互动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影响直接导致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

除了少数老龄群体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高,主要以观看电视节目为主要娱乐方式外,大多数人已经成为手机自媒体的忠实用户,由此,观看电视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同县级电视台乃至电视台命途相同的,还有传统的广播媒体及报刊杂志行业,在历经二十年的互联网冲击下,这些传统媒介的受众也在肉眼可见的减少。

上述媒介如今都在靠拢网络,通过网络平台承载继续传播。如著名的某雅广播,完全以商业化经营各种广播类节目,电子书等相应产品更是不胜枚举。

在省级电视台都必须同步捆绑网络适应十几亿手机用户的情况下,县级电视台的生存态势前景更加迷茫。

诚然,地方媒体如电视台等节目内容的制作和审题,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固然不会犯错,但同时意味着没有观众愿意收看。节目创意的保守自封和仅仅将“电视”作为一种输出端口的意识,也间接导致“网民”数量对比电视观众数量呈压倒性态势。

以前碍于信息交流阻滞和精神生活匮乏的时代,尚能通过电视节目“锁”住观众的时代过去了,许多传统媒介固守的阵地已然在僵化中逐渐丢失。

对于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地方(省)电视台而言,其人才和资金的储备相对还能够扛住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寒冬。

其他地方则不需多言。

如何增补节目提升自身生存价值?

似乎也已经让具备危机意识的电视人率先带头开启了新时代的征程。

03

近日,上海东方卫视宣布:

将于10月14日起在黄金时段推出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首批展播《金猪玉叶(第一/二季)》《师傅》《赵小姐的日记》《执笔》等12部精品短剧。这也意味着,此前只能在网络端观看的多部微短剧将登陆电视大屏。

这意味着困扰诸多电视人的问题暂时得到部分缓解:

让网络上播出的热门文化产品出现在电视上,此举可视为“救市”的一种方式。

那么如果省级电视台可以做到这种节目改革,县级电视台又该如何自处?

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近700家县级电视台停播或关闭,另有近2000家县级电视台面临倒闭风险。

这里先提供一份电视的销售数据:

2023年,拥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其电视机销售高达4000多万台。中国拥有14亿人口,电视机销售量仅为3656万台,同比2022年下降8.4%。

不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开机率越来越低,电视节目收视时长不断下降。从省级到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

有人吐槽说现在电视与互联网结合让“开机难”与“难开机”并存——

当然,这也是电视行业受限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可不提。

一台电视机要配机顶盒,遥控板好几个,打开电视机本身就是个“技术活”。好不容易看个电视,广告满天飞不说,节目经常被中断,等换频道时,电视机上提示专门定制的节目还要自费VIP,这让原本就是少数的老龄观众群体“望机兴叹”,索性关机。

再加上长久以来,各地电视台节目同质化严重,内容空洞难有新意。相对于目前各种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这种昔日曾被设想覆盖全国提升人民审美情趣的媒介如今处于尴尬境地。

广告商是文化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以继续传播的助推,谁的用户多就投谁。几乎流失殆尽的电视行业等传统媒介需要助推,引入“新能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打造观众爱看的节目,并推倒“程序阻碍”。

微短剧等热门文化产品进入电视节目,也许能让人有耐心“解锁”电视机的开机程序。

但“电视节目”该是什么样?如何提升观众的观看兴趣?

这些问题对于电视台,包括已经濒临生存绝境的县级电视台而言,更加亟待解决。

国家倡导“四级联办”,覆盖全国地区的设计中,县级电视台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乡闻近里,见闻通达”,新媒体时代崛起让这种理想受挫了吗?

客观上并没有,只是“见闻通达”的主体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真正应该做到这一点的县级电视台却迟滞落后,加之各种市场因素的干扰,“看电视”作为文娱消费价值体现越来越低。

我们不应忘记,任何文化载体背后都是“人”在维持。

缺乏了“人”为本的基础文化铺陈建设,不但背离了初心,也会导致从业者大量流失,反向影响到一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在爆火的各种“返乡剧”中,我们常见主人公凭借优秀才华振兴家乡,希望现实中也是如此。让县级电视台真正恢复到“乡闻近里,见闻通达”,也许不止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


    扫描二维码打开

*
*